一次性使用氣腹針的作用
一次性使用氣腹針是腹腔鏡手術中建立人工氣腹的關鍵器械,其核心作用在于安全、***地形成并維持氣腹環境,為后續手術操作提供必要的空間和視野。以下是其具體作用及特點:
一、核心作用
- 建立氣腹
- 穿刺腹腔:通過臍部或腹部其他部位穿刺進入腹腔,形成通道。
- 注入氣體:將二氧化碳(CO?)氣體注入腹腔,使腹壁與臟器分離,形成操作空間。
- 維持氣腹壓力
- 持續供氣:配合氣腹機,保持腹腔內壓力穩定(通常為12-15mmHg),確保手術視野清晰。
二、關鍵設計特點
- 安全性設計
- 鈍頭針尖:避免穿刺時損傷腹腔內臟器(如腸管、血管)。
- 彈簧閥門:穿刺后自動封閉針尖,防止氣體泄漏或針尖誤傷。
- 精準性設計
- 斜面針尖:斜面角度設計(如45°)便于穿刺并減少組織損傷。
- 針芯保護套:避免針芯意外彈出或劃傷操作人員。
三、臨床優勢
- 降低并發癥風險
- 鈍頭針尖與彈簧閥門結合,顯著降低穿刺時腸穿孔、出血等風險。
- 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,保障患者安全。
- 提升手術效率
- 快速建立氣腹,縮短手術準備時間。
- 穩定的氣腹壓力減少術中調整,優化手術流程。
四、使用場景
- 腹腔鏡手術:如膽囊切除、闌尾切除、婦科手術等。
- 特殊需求:肥胖患者或腹腔粘連患者,氣腹針的鈍頭設計可減少損傷風險。
五、操作要點
- 穿刺前準備
- 確認氣腹機已連接并測試正常。
- 選擇合適的穿刺點(如臍部)并消毒。
- 穿刺操作
- 左手提起腹壁,右手持針以45°角穿刺,突破腹膜時有“落空感”。
- 確認進入腹腔后,連接氣腹機注入CO?。
- 注意事項
- 穿刺時避免過度用力,防止損傷深層組織。
- 保持氣腹壓力穩定,避免壓力過高導致心肺功能影響。
六、與其他器械的協同作用
- 與氣腹機配合:氣腹針建立通道,氣腹機提供氣體并維持壓力。
- 與腹腔鏡配合:氣腹形成操作空間后,腹腔鏡通過同一通道或輔助通道進入腹腔。
七、常見問題與處理
- 氣體泄漏
- 穿刺困難
- 肥胖患者可選擇更長規格的氣腹針,或采用“兩步穿刺法”(先穿刺小孔,再擴張)。
總結:一次性使用氣腹針通過鈍頭針尖、彈簧閥門等設計,實現了安全穿刺、精準供氣,為腹腔鏡手術提供了關鍵支持。其一次性使用特性進一步保障了手術安全性,是現代微創外科不可或缺的器械之一。